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个人成长 > 你为什么不敢有钱?

你为什么不敢有钱?

发布时间:2018-10-30 浏览次数:199次

有一种焦虑,叫“和同龄人比存款”:


同样的教育背景,为什么有的人一路高升,月薪翻倍,存款叠加,有的人就一直“月光”、存不下钱


买同一种东西,为什么有的人先选喜欢的、不介意价钱,有的人就先挑便宜的?


同样有五万块存款,不够付买车首付,为什么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选择去银行贷款慢慢还


对比下来,忍不住要问:“我因为没有钱才上班,但为什么我上了班还是没有钱?我不明白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难道有中间商赚差价?”


没错,在我们的金钱关系中,的确有个“中间商”,这就是我们的匮乏感


你也许在很小的时候想要布娃娃却被以“浪费钱”的理由拒绝;也许常常被灌输“赚钱艰难,养大你有多不容易”,这种来自原生家庭的匮乏感,让你和金钱之间一直隔着一道墙,看似在努力赚钱,潜意识里却“不敢有钱”



01

“哭穷”的父母,养出“心穷”的孩子


双十一快到了,小丹的购物车有好几页,每一个“优惠”“满减”都让她觉得,错过就亏大了。


为什么要工作,不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吗?”购物就成了她弥补自己最重要的方式,月月换信用卡、月月存不下钱,慢慢的,也更觉得没必要存钱了。


过了30岁,眼看同龄人纷纷买车买房,小丹又慌了:这么多年也没少挣钱,钱都去哪儿了?


小时候,她想要买什么,父母总是以“没用”为理由拒绝,从玩具、漂亮衣服、到好一点的文具,想得到的,大部分时候得不到,她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长大了自己赚钱,一定要好好补偿自己


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哭穷,抱怨“钱来得不容易”,“我们跟别人家不一样,我们没那个条件”,“父母花了这么多钱才让你上的学,你不好好努力对得起谁?”这只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自卑、无助和匮乏感,没有安全感。


这就是伴随很多人长大的“哭穷”式教育哭穷的父母,不一定真的穷,“哭穷”可能只是一种习惯。


孩子虽然长大独立了,有赚钱的能力,但是他内在匮乏并没有完结,积压在他心里的匮乏感全面爆发,他一定要弥补回童年的那些缺失。


认为自己没钱可存,也不会赚到大钱,

认为自己没有力量、没有资格获得大的财富,

不愿意、不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


02

“金钱喜欢与父母关系好的人”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喜欢钱,“谁会和钱过不去呢?”但是潜意识里却有一种“金钱恐惧”,让你离钱越来越远,你是否认为:


钱很匮乏、很稀缺,钱会没有的;

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赚钱很辛苦;

钱是省出来的,省一分就等于赚一分;

钱是万恶之源,有钱就变坏;

父母很穷,我也很难翻身;

我很穷,但是我很满足……


这些都是“和钱过不去”的观念。


海灵格:金钱喜欢与父母关系好的人。


因为金钱代表丰盛,一个人愿意接受自己的父母,也愿意接受自己生命的礼物,他的内在是丰盛的。


张德芬老师说,在她留学美国最穷困的时候,连三块美金的垃圾桶都舍不得买,但是她觉得将来一定会有钱,我一定不会缺钱用。


“果然,如果你不为钱烦恼,它就不会来烦你”,张德芬老师说,“我对金钱没有排斥感,而是真心的‘喜欢’它,它是让我能获得更多体验的‘入场券’。”



如果你的金钱关系还和“哭穷”的父母纠缠在一起,有着难以察觉的“金钱恐惧”,就需要看到,上一代人的金钱观,有着上一代人所属时代的限制,他们成长于物资贫乏的年代,吃了很多苦,形成了他们对金钱的恐惧。


我们需要把这个不适用于自己的金钱观交还给父母,去想象新的信念,让自己摆脱匮乏感,赢得丰盛、通畅的金钱关系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The End —


如果您正在被抑郁、焦虑、愤怒、烦躁等情绪所困扰,并想对自己进行探索。您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帮助您解决问题,打开心结。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中心


cache
Processed in 0.008533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