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能力:内疚
发布时间:2019-01-08 浏览次数:192次
选自:《必要的丧失》
作者:(美)朱迪恩.维奥斯特
小编的话
提到内疚,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高兴,在认知中这是一种偏向负性的情绪体验。但其实内疚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是一种能力,它让我们学会成长,变得完整。此刻感受到的内疚,是为了将来能够做得更好。
健康的内疚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实际行为都是恰如其分的。健康的内疚带来自责而不是自恨。健康的内疚阻止我们重复会造成内疚的行为,但是并不关闭我们广泛的情感和快感。
我们需要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做的事在道德上是错误的。
我们需要能知道和承认自己的内疚。
哲学家马丁.布伯很尊重这一需要,他告诉我们“有真正的内疚”,告诉我们“感到痛苦和自我劝诫的精神”是有价值的,而且补偿、和解和更新都要求良知能“看到内心深处,而且在自我劝诫中展示出获得良知的方法……”
布伯指出:“人,就是能够感到内疚,能够启发自己内疚的生物体。”
现在我们看来更了解自己良知中起抑制作用的那些部分了。它们限制我们的快感,冲淡我们的欢乐;它们总是监视着我们评判、谴责和调动自己的内疚。但是我们的良知也包括自我理想——我们的价值观和更高的愿望,这部分良知对我们说“应该做”而不是“不要做”。我们良知的另一个任务实际上就是说,“不错”和“你干得挺好”,以鼓励我们,赞同我们,表扬、奖赏和喜爱我们,以实现、或者努力实现这一理想自我。
我们的自我理想包括最一厢情愿和充满希望的对自己的看法。我们的自我理想还包括我们最崇高的目标。虽然这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我们为之而作出的努力却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幸福感。我们的自我理想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因为它补偿了我们在幼年的一种丧失,就是丧失了对完美、全面的自我的想象,丧失了婴儿的没有限制、自以为了不起的大部分自我陶醉,因为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加以放弃。在自我理想中,我们完美无缺的梦想改变后,便纳入了伦理目标、道德标准,以及对自己最高成就看法的轨道,但是这一梦想仍然存在——我们失去的自我陶醉心理仍然存在。
确实,当我们没有实现自我理想,或者当我们超越了自己的道德约束后,我们就会感到内疚。内疚也确实会使我们不太高兴,不太自由。如果我们能相信“怎么都行”,那么我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毫不内疚地——接着干。但是若没有理想和约束,我们会是什么呢?是一只吃了肉而得到饶恕的狼,是一只虽然交配而仍然保持纯洁的甲虫。是不属于人类范围的某种东西。
不失去一些怎么都行的道德自由,我们就不能成为完全的人。
不获得内疚的能力,我们就不能成为完全的人。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The End —
如果您正在被抑郁、焦虑、愤怒、烦躁等情绪所困扰,并想对自己进行探索。您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帮助您解决问题,打开心结。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