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亲子关系 > 心理边界清晰的孩子,才会更加独立

心理边界清晰的孩子,才会更加独立

发布时间:2019-10-09 浏览次数:144次

作者:小猫老师

来源: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



前天婆婆生日,儿子带着他心爱的玩具车兴高采烈的回老家。然而一件小事却让我和婆婆都心生不快。


刚回到家,儿子迫不及待地把玩具车放在地上玩了起来。


小侄子见状迅速跑过来,眼疾手快拿到一边玩去了。


好几次,儿子想要把车子抢回来,都被侄子强势地夺走。


看着儿子委屈的样子,我准备帮儿子把玩具车要回来,却遭到老公反对,他说:“孩子要懂得分享”。


话音刚落,儿子箭步跑到我跟前,低着头、扁着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为了安抚孩子情绪,我只好从小侄子手上把玩具车拿了回来。


那天,我无意中听到婆婆跟隔壁老太太说:“孩子被他妈妈惯得可小气了……”


我顿时气不打一处,难道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喜爱的玩具就是小气吗?


这种无理的“分享”,究竟伤害过多少孩子?


在天涯论坛,就有人问过类似的问题:“有没有人很反感父母随便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人?”


网友清新脱俗小郎君说:

半年前我妈把我的两个小车送给隔壁的小孩,我当场直接气哭,冲她发了好大的火,把她吓到了。 


隔了两天我妈把玩具给我送了回来,一个车子坏了,我当着她的面把所有的车子都砸了……


网友nasisa说:

我表妹上次来我家要把我的小本子拿走,我妈说小孩要让着她,我当场就甩表妹一巴掌……


网友巧克力草莓馅饼说:

我也很讨厌、超级讨厌,如果他想要,我宁愿买新的给他,我也不愿意他们在我不知道的时候,把我的东西给别人。


《正面管教》书里提到:孩子会以寻求报复(这使他们有一种控制感)来掩盖受到伤害的感觉(使他们觉得软弱无力)。


当孩子在“分享”这件事上感受到委屈时,他们体验到的只有伤害,而不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



好友A是家里的老大,父亲重男轻女。从小到大,只要弟第有需要,她的东西都会被父亲拿给弟弟用。


一开始,她也会不开心,久了也就习惯了。有时候看到弟弟手中出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她并没有觉得什么。


前段时间,她流着泪跟我说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她偷偷告诉我,丈夫有外遇了。那女人上门找到她,让她主动离开。


我为她打抱不平,说:“咱们不能这样被欺负,我陪你去找那女的!”


她一听我这口气,紧张地说:“不,不能,他会骂我。”


我疑惑地看着她说:“你现在都这样了,怎么还在替他着想。”


她哽咽着说:“我不能离婚,不然全家都会责怪我。”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她压根没感觉到老公被人抢了,她只想讨好所有人。


好友A心理边界的模糊不清,很大程度源于成长过程中父亲对她的影响。


独立自主的意识不足,时刻影响着人生的选择。


大概在父母的潜意识里

孩子的东西,自己有权进行支配


心理学有个抽象的词:心理边界,当我们还在胎儿期和婴儿期时,我们与母亲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彼此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孩子在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这个阶段的孩子能慢慢的区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能够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界限。


3~4岁,正是孩子心理边界感开始发展的敏感期。


这时候,孩子从共生过渡到个体化。当孩子的依恋得到满足后,他们就会有新的需求:独立自主。


作为父母,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东西是你的,你有权进行自由支配,你需要为你的选择承担相对应的后果。


心理边界感缺失的孩子,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能填补心里的空缺。相反,固着在潜意识中的观念会在生活中慢慢的表露无遗。


因此,当父母决定把孩子的物品送人时,把决定权留给孩子,这应该是做合格父母重要的一课。



父母要怎么做,孩子才能拥有清晰的心理边界感呢?


1、尊重孩子,征求孩子的意见再做决定


作家周国平说:“ 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从根本上说,这就是要把孩子看作一个灵魂,亦即一个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个体。”


同事说,她的妈妈从小不管给她买什么,或者把她的东西送人之前都会先征求她的意见,她同意了才会去做。


也许从小生活在自由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同事的个性比较独立,坚强。



2、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他人”的概念,婴幼儿期的重要他人是父母。


3~4岁的孩子对父母的评价特别在意,倘若我们盲目的给孩子贴标签,最坏的结果是孩子坚信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因此,当孩子做出选择后,我们第一时间不是去评价,而是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避免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



3、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父母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莫过于尊重孩子的选择,并让他学会承担后果。


有句话说得好,不做满分妈妈,只做合格的妈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书中提到:一个好妈妈并不意味着一个完美妈妈,而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反思的妈妈。


从现在起,只做60分的父母,你的努力会让孩子的心理边界变得清晰,让孩子变得独立。

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如果您出现婚姻情感亲子关系问题或是心情不好、焦虑、睡不好、恐慌、强迫等明显的问题,抑或没有明显症状与不舒服,或只是有一些莫名的不适感,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某些问题的潜在原因,表达您想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以及您想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什么问题、困扰。拨通我们的预约电话,我们的前台助理会尽可能根据您的情况,帮您安排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5-84584678



转载自公众号:儿童心理课堂(ID:guanaibaby),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体会阅读,学会看见,为了妈妈,为了孩子,温暖陪伴,一起成长。


cache
Processed in 0.01039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