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人际关系 > 我们的很多痛苦都来自:缺乏界限感

我们的很多痛苦都来自:缺乏界限感

发布时间:2019-11-27 浏览次数:161次



什么是界限感?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忆些周围的声音:

你都28了怎么还不谈对象啊?


老大都三岁了,也该考虑要二胎了?


多少钱一个月?是给人打工,还是给自己打事业啊?


......


如果经历过这些的你在当时的情景下觉得不自在,这就是对方触碰到你的心理界限了。 

在心理学上,心理边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



什么是界限感?


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各司其职,各尽其,不随便介入另一方的生活,在爱的基础上,给彼此足够的尊重与自由,这就是界限感。



我谈不谈恋爱是我的事,

我生不生二胎是我的事,

我每个月挣多少钱是我的事。

是我的事,不是你的事。所以请认清界限,不要越界。

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事:做什么都理所当然的父母、热情到毫无距离的朋友、说话伤人的领导、含沙射影的同事等,都让人深切体会到对方的界限感很差,毫无边界感的关系让人喘不过气


01

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时,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比如:


生活中,很多父母操心儿女的恋爱和婚姻,该和谁在一起,不该和谁在一起,强制干涉。



他这么丑,如果你和他在一起,就别回这个家。”


“他家这么穷,如果你和他结婚,就别认我这个妈。”


“我给你选的XX比他好几百倍,你怎么就不同意呢?”


儿女面对这样的情况,要么选择“孝道”,却独自品尝痛苦和遗憾;要么坚守爱情,却在愧疚中挣扎;或者左右为难,仍在十字路口痛苦徘徊。


 这是典型的界限感模糊。


儿女婚姻很显然是儿女自己的事,父母强行干涉就是越界,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儿女的事情,父母可以给出自己的看法,但没有决定权,更不能强行干涉。



02

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时, 也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

前些年的一个新闻,让人痛心: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不堪导师压迫致死。导师王攀对学生占有欲极强,曾要求学生喊其爸爸,送饭到其家里。在精神与肉体折磨下,陶崇园跳楼身亡。 

先看下他们的两段对话:

第一段,2016年8月16日:

导师:今天中午你帮我送饭。

学生:是!

导师:你自己吃完饭后,到茶餐厅帮我买一份香菇肉丝,一份黄瓜木耳鸡蛋,一份饭,送到我家。谢谢!

学生:是!


第二段,2016年8月17日:

导师:陶崇园!

学生:到!

导师:你自己吃完饭后,到茶餐厅帮我买一份回锅牛肉,一份饭,送到我家。谢谢!

学生:是!


看出问题了吗?导师和学生都缺乏界限感。

导师缺乏界限感,强制别人做本不该做的事,他越界了;

而学生也同样缺乏界限感,一次次的邀请导师跨入自己的界限。

送饭到家里去是一个学生的职责吗? 是你该做的事吗?

被别人跨过了界限,并且一直没有把认清自我界限在哪里,长期处于痛苦的煎熬中。

当别人越界的时候你不及时提醒或者拒绝,最终别人只会得寸进尺,更加肆无忌惮的越界,更加肆无忌惮的打扰你的生活,让你痛苦不堪,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悲剧收场。


03


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

工作中被人安排不是本职的工作,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痛苦不堪;


室友长期使用自己的个人用品不打招呼,自己心里郁闷;


老妈经常查看自己的手机,日记,难过又不敢言;


为什么我们生活中缺乏界限感的案例数不胜数,只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界限模糊的。


当一个孩子自己跌倒,本应该自己爬起来,那是他自己的事,父母却看着心痛,立刻过去扶起。其实,善良的中国父母已经侵入了孩子的界限,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疼爱中开始一步步缺失。


孩子慢慢长大,有能力独自上学,但因为界限模糊,他或她仍然认为那是父母的事,于是父母背着孩子的书包,早送晚接,风尘仆仆。


孩子慢慢成年了,独立意识开始强化,觉得上什么学校是自己的事,和谁谈恋爱是自己的事,嫁给谁娶谁是自己的事。但很遗憾,和父母的界限早已被打破,而且被打破已有很多年。而且可笑的是,孩子一边大声宣告“恋爱婚姻是我的事”,一边把找自己做的工作、买自己住的房子看成是父母的事,于是父母在这种模糊的界限中,仍然觉得“你的高考志愿是我的事,你的恋爱婚姻是我的事”,于是开始冲突,于是开始痛苦。


在中国,关乎高考志愿、恋爱婚姻这样的大事,也不仅仅是父母的事,还是七姑八姨的事。


那份关切似乎把这些全当成他们自己的事。看似是一份帮助、一份关心,但却是害了孩子。因为很少有人是以孩子的角度去做考量的,而是把自己当成了那个要娶要嫁的人,然后把自己的意愿拿出来,努力的充满热情的苦口婆心的令其意见最终得以实施。




孩子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恋人互动。每天计较着我爱你多些,还是你爱我多些。


孩子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同事互动。本不应该自己承担的,却不会说“不”,本应该自己承担的,却又常常把责任推给他人。


有一天,孩子也有了孩子,于是他或她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自己的孩子互动。



如此继续,会造成很多代际传承模式,造成家庭悲剧的轮回,关系成为一种痛苦的纠缠。



04


我们如何才能建立自己的界限,活出自我呢?以下建议,供你参考:

 

自己的事,自己去承担起责任

自己已经成年人,应该承担起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学习真正对自己负责,因为一个仰赖于父母生存的孩子,是无法建立起属于成年人的自我心理界限的。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如果在经济上是不独立的,那么就很难是真正的独立。

在年轻人中,比较普遍的存在“啃老”的现象,一方面,孩子在经济上常常会享受父母的照顾和帮助,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又讨厌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在父母面前,因经济的仰赖,也会更加传递出“我是个孩子”的信息,而常常令父母觉得子女尚需要“照顾”,需要“被管理”,因而无法以对待成年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从而会加重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的一面”,而模糊了彼此的界限。 

把别人的责任,交还给他们

在原生家庭中,我们常常无法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人分开来看待,这在另一个层面的表现就是过度的承担了别人的责任,而模糊了自己的界限。


在年轻人中很常见的例子: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父母希望的?

坚持找到自己心仪的伴侣再结婚,还是按照父母的想法,抓紧在合适的时间段里找一个相对合适的人结婚生子?


常常,有些年轻人会说,结婚是因为年龄到了,或是干脆就是为了父母催促而结。还有些人,生小孩也是同样的原因,或者再加一个,是为了给父母找点事情做,这样他们就不会再盯着自己了。

很显然,这种对婚姻和孩子的态度本身,都是不够成熟理智和尊重的。

我们需要用自己的人生,对父母的感受负责任吗?

孩子企图为父母的感受负责的时候,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凌驾于父母之上,或者说,在心理上变成了父母的父母了。这是违背“序位法则”。

把别人的责任还给他们,是建立自我心理界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这三件事已经清晰划分了我们自己的界限。

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


别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


老天的事,好好配合,正如天下雨就要打伞出去;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就得学会简朴生活。





所以,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你才能活得更自在!

来源:525心理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图片1 


   如果您出现婚姻情感亲子关系问题或是心情不好、焦虑、睡不好、恐慌、强迫等明显的问题,抑或没有明显症状与不舒服,或只是有一些莫名的不适感,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某些问题的潜在原因,表达您想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以及您想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什么问题、困扰。拨通我们的预约电话,我们的前台助理会尽可能根据您的情况,帮您安排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5-84584678


cache
Processed in 0.009982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