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知足长乐
发布时间:2019-12-06 浏览次数:174次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成语:知足常乐。
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体会: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比以前拥有的东西多了,但是我们却没有以前快乐、开心。
拥有的东西多了,反而不开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相信有些人也会思考到这个问题,我想这都和一个主题有关,就是欲望。
首先,每个人都是有着基本需求的。比如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睡觉,我们要上厕所,我们把它叫做基本的需要,也可以叫做本能的需要或者低级的需要。因为这一些需要,其他的低级动物也是有的,所以可以把它叫做低级需要。
我们在满足低级需要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动力,我们想要去满足它,当我们的需要产生时,就会产生需要动机,就会有一个东西出现了,就是欲望。
小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大人往往抱怨说“你怎么不好好的吃饭总是吃零食”。零食和饭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就是对感官的刺激不同。家常便饭没有那么刺激我们的味蕾,小孩子吃零食甚至一些不太健康的比如说辣条,对味蕾的刺激是和平常的饭菜是不同的。
吃下去的东西有没有营养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这种感觉,也就是说小孩子在吃零食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就升级了自己感官的刺激水平。
他吃下去的东西把他感觉的器官刺激水平升级了,让他再回来吃家常便饭,比较朴素的味道就索然无味了,就不能满足了,所以他就得出了结论:不好吃。
这种不好吃是真的不好吃吗?如果我们的刺激水平没有那么高时,它是好吃的,当我们的刺激水平被吊高了,被吊高了胃口它就不好吃了。是什么决定的?是感觉,是味觉。这是有生物基础的。
我们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过程中慢慢慢慢地产生了一些欲望的东西。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表达:一碗米养恩人,一缸米养仇人。
刚才我们举的小孩子不吃饭喜欢吃零食的例子,更多的是围绕着生理上的刺激,包含着一部分心理上的欲望,现在我们说一碗米养恩人,一缸米养仇人更多的就是欲望。
当我们帮助一个人给他一碗米时,他感受到的是人情,是被爱,是别人的一种恩赐,所以他会感谢对方。你再给他两碗,三碗,四碗,更多碗以后,人的高级的情绪就会被低级的情绪所覆盖,激活了人的低级情绪,本能的欲望还不够,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我们帮助他打开了他的欲望大门。
一个人一旦打开了欲望的大门,他就永远的不满足了,丧失掉了满足的,知足的心理能力,这个时候他不光是不感激你,他还觉得你应该给两缸、三缸。这就是一碗米和一缸米的区别不在于这个人。
不一定完完全全的要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问题,从道德的角度就觉得这个人太没有良心了,也不要从人性善和恶这样简单的二元论的角度去看,其实是一个人低级的需求欲望的大门被打开了。
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变成了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怎么变成了一个常常要索取而不知回报不知感恩的人,其实这就是我们对欲望的处理。
我们在满足本能的需要这个动机过程中,动机强和弱的过程中,我们把握的就是欲望,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好,合理的处理好,化解好,我们的人就不一样了。
人是低级的动物,也是高级的动物,低级的动物时刻就会受着欲望的支配,比如说我们看自然界的低级动物,他们一天从早到晚,睁开眼睛想的就是满足低级的需要,一只蚯蚓是这样,一条鱼是这样,一只鸟也是这样,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动物从早到晚嘴巴不停的嗅着身边好吃的东西,嘴里边不停。
我们人在进化的过程当中,因为有智力的发展,会使用工具了,产生了文化,我们就不用每天到晚的去寻找食物满足低级的需要了,我们可以腾出手来搞一些高级的东西,慢慢的我们就变得高级了。
如果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满足低级需要的话,我们虽然是高级的人,其实我们还是低级的,所以,才会出现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物质丰富了却过得没有以前物质刚刚好时那么开心。
不是说饿,吃不到饭就开心,不是的,就是刚刚好。我有一碗米饭,有一个小菜是蛮开心的,物质刚刚好,而我后来屋里堆了满满的米,然后我总担心这个米会被别人偷走,我总看着它吃不下还发愁,又要没了,这个时候其实是物质的极大丰富之后,我们的欲望掌控不了,它变成了无底洞,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说法叫人心不足蛇吞象,得了皇帝想成仙。
欲望的大门一旦打开,我们又不能正确的认识它,合理的对待它,恰当的管理它,我们就将掉进欲望的深渊,走了一条不归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你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比如说你怎么满足它?你满足的形式?有的人成为了君子,有的人成为了小人,有的人过得很幸福,有的人过得很痛苦,或多或少都是和欲望的对待方式,处理的方式是有关联的。
知足就是合理的安放自己本能的欲望,它有一个叫停的动作,好,够了够了,如果你不叫停,你就进去了,欲望的大门打开就收不住了。
这就好比我们在治理河道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赶快的把这个口子给封上,我们的水已经够了,灌溉农田我们打开一个口子,但我们不知道叫停,回家吃饭去了,结果那个口子越冲越大,就把农田给淹掉了,我们需要水,我们需要这种欲望,需要这种需求动机的支配而去满足我们低级的或高级的需要,但我们要懂得叫停,这个知足有叫停的意思。
除了叫停之外,我们还要知道怎么去满足它?你可以歪解一下它。知足就是我知道怎么满足,不光是知道“好了好了,够了够了”,还要知道我是怎样满足我自己?我不是去偷、去抢,那就变成小人了,而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这个知足内涵很深,就是合理的对待和安放自己本能的需要,满足自己的本能需要,处理自己的欲望,如果你能做到与欲望和谐相处,不会被它带着走,又可以与它和睦相处,那就是知足了。
我们一直被低级的欲望牵着走,就会越来越不幸福,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升级,升级就是从低级升向高级。比如我现在吃也不愁了,喝也不愁了,那么我现在去读书,去审美,去求真。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是人的追求,这个真里面包含了诚,真、诚本身是一家。
孔子的继承者,他的孙子孔伋,他的学术观点就是在儒家礼和仁的基础上,强调诚,诚外无物,开始往高级的方面去。
我们还有一条路去升级就是走向真,走向善,走向美。美是最终极的人类精神追求的状态,走向高级就越来越丰盈,越来越幸福。
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不知道为什么过的是这样的,他被欲望牵引着走,还有一部分意识到了,他暂时还无法管理好这个欲望,所以他很焦虑,很冲突,很彷徨。
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这样的,比如我在这里给大家讲,看似讲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但是合理的对待欲望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这是一门功夫,还需要好好修炼。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领悟?其实就是由于昨晚我没睡好。是因为我没有合理的处理好我的欲望,我不知足。今天谈这个话题。至少对于我,以及和我一样正走向人生幸福追求,从低级升级为高级人们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同时也看到,知足也是一种积极情绪,这种情绪叫做满意。
由于这种满意的积极情绪长期保持在一个人的心里,自然就会铸成一种叫做常乐的心境。
知足是积极的情绪,或者叫产生积极情绪的来源,因为你叫停了“够了”,就像人家给你倒水,你一看满了,赶快说“满了”,这是叫停,这叫支持,然后产生一种好了的这种“意”,讲的是一种情绪的状态,长期保持这种满意的积极情绪的人会到达一种心境,这种心境就是常乐。
长期保持快乐的心理状态,这种常乐的心境长期的存在于一个人的心里,就会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心态,这种心态就是理性的,就是平和的。就像我们十九大报告里提倡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我今天给大家分享我个人的一点点心得体会,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怎么样去思考自己和欲望的关系,尝试性的与自己的欲望和睦相处,最终实现知足,从知足我们可以到达长乐。
韦志中,知名心理学者,国家心理督导师,现担任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委、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学部主任,阜阳市心理学会会长,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出版心理学著作20余部,发表心理学论文70多篇。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如果您出现婚姻情感、亲子关系问题或是心情不好、焦虑、睡不好、恐慌、强迫等明显的问题,抑或没有明显症状与不舒服,或只是有一些莫名的不适感,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某些问题的潜在原因,表达您想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以及您想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什么问题、困扰。拨通我们的预约电话,我们的前台助理会尽可能根据您的情况,帮您安排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5-8458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