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个人成长 > 我想做别人家的孩子

我想做别人家的孩子

发布时间:2019-12-08 浏览次数:130次

1.

很多家长心目中最好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别家的孩子会自己乖乖定闹钟起床,从来不需要操心作业,吃饭不挑食,个子长的高,体育好,情商高,更重要的是成绩顶呱呱,不是北大就是清华。


可是,很少家长能反思,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是个好妈妈、好爸爸吗?他们有没有嫌弃我们不是别人家的父母。他们有没有羡慕别人的父母温柔有见识,有钱有权势。


当我们用比较的眼光看孩子,孩子一定能学会这种方式,并且迟早用来对付我们。


2.

有个学生参加学校朗诵比赛,拿了第三名,很好的成绩了。

结果她回去酸溜溜地跟她妈说,我怎么跟人家比呢,拿第一名的那个同学,妈妈是电视台的主持人,第二名的同学,妈妈是报社的记者。你又帮不到我。


她听了心惊。有点悲伤地说:我以前总跟孩子说,你看谁成绩多好,又聪明又勤奋。不觉得这话有什么不对。结果当我自己被拿出来跟别的家长比的时候,一方面我很生气,同时又觉得自己好无能,不能满足她。


这些感受,孩子们心中一定也会有吧。


孩子并不想被比较。因为被比较意味着,我让父母不满意,所以父母想用别的孩子的样子来覆盖我,想抹去我的存在。



那孩子怎么才能证明他是为自己活着呢?他不去认同这个部分,不去变成别人家的孩子。他需要用懒惰、笨拙来维持自己的存在。


被比较之后,难道不是知耻而后勇吗?并不是。被比较让人愤怒、让人羞耻,让人觉得自己无能。一个孩子长期有这种感觉,他能学好吗?




3.


很多家长在教育上吃足了苦头,但是我也见过很多高明的家长,他们的教育方式不仅让我眼前一亮,更让我坚信家长们在教育中多一份觉察和自省,将对孩子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


我认识一位家长,他教育孩子从小去体验生活、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


他曾经带着十几岁的儿子,在凌晨两点钟出门,开着车穿过合肥的大街小巷,他儿子感慨说,原来有很多人,在我们熟睡的时候还在忙碌。


儿子上高中的时候,他曾经给孩子一辆三轮车,让他靠这辆车过一天,结果大夏天的,小伙子在水果批发市场,捡垃圾,帮人送水果,晒得冒油,一天赚的钱,只够他自己简单吃两顿。他才知道,原来赚钱很不容易。


后来儿子喜欢上小发明,还拿到了全国性的奖项,他就带着孩子,申请专利,找合作厂商量化生产,在某宝搭建团队运营,整个过程,孩子都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和共同决策者。


孩子妈妈曾一脸嫌(骄)弃(傲)地说,有天回家,他们爷俩正把家里的桌面抬着搬出来,因为他俩在家里捣鼓一个新发明,电锯不小心锯到桌面,裂了,所以他们抬出扔了。


后来,这个孩子因为发明被认可,和其他40多位全国各地的高中生受邀去某国参加活动,因为表现突出,成为两国的亲善大使,并直接被该国某所知名大学免考录取,被赞助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


4.


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多么不可思议,其实别人家的家长何尝不是呢?


这个孩子的同学就公开羡慕他,有这样有智慧,亦师亦友的爸爸。 


当我们觉得这个孩子,怎么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不俗的表现的时候,可曾看到那个爸爸在孩子成长路上,所付出的心力。


有人说,为了孩子我都不上班了,我全天24小时为他服务,我付出的难道少吗?


可是陪伴不仅是为了证明我们愿意付出时间,而是孩子的成长的需要能被看见和满足。我们在意自己的付出,跟我们在意孩子的需要,这是两回事。


就像这位爸爸,他陪孩子的时候,立足于孩子的体验,立足于孩子的成长,通过探索的方式把这个世界介绍给了孩子。


当我们的孩子内心充满焦虑恐惧,觉得考差一点就没有未来,觉得这个世界危机四伏的时候,人家孩子觉得这世界可好玩了,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情可多了。


倘若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对孩子的成长有益,那我们就先把自己过漂亮了再说,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关心孩子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每天围着孩子的成绩转,把孩子的成绩变成了自己的心电图,徒增自己和孩子的烦恼。



总是说 ,压力大,好像不压迫一下孩子不能解压。


毕竟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好像很容易就被抛在时光的洪流里。家长们总是焦虑,不知道未来会迎来什么,不可预测不可掌握,所以这个不能应对的部分,他们想交给孩子。可孩子接得住吗



5.


这位爸爸曾经说,他觉得成绩好不是最重要的,孩子有很多能力需要发展,比如他的好奇心,他对生活的热情,他面对挫折的勇气,他人际交往的能力。


他说起自己有个同学,学生时代非常优秀,名校毕业。毕业后工作上的表现却一直平平。


他说,读书的时候成绩好,似乎能得到一切,得到老师的器重,得到男生的友谊,得到女生的爱慕,得到名校的垂青。


一本万利。


然后他会认为成绩是个无所不能的东西。如果孩子们上了社会,还觉得他作为一个学霸,理所应当能获得爱情,理所应当获得升迁的机会,这其实是个非常大的错觉。仿佛自己手上有了一把锤子,就觉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是钉子。


孩子们在学校里和在社会上运行的是两套生存法则。在学校里,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其他的一切都可以被忽视被掩盖。


但是社会对一个人能力的要求却是多方面的。很多家长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不为这些做准备。所以很多孩子初上社会,就两眼一抹黑。


6.


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多才的海淀妈妈和多财的顺义妈妈的鸡娃生活,看完觉得这届老母亲实在太剽悍了。


除此之外,我总有点隐隐地担忧,觉得父母表现得过于强大和过于积极,仿佛要把孩子吞没了一样。


似乎妈妈把孩子应该有的那份热情和成长的责任拿走了,所以妈妈就有两份的热情和责任。而孩子就是0份热情0份担责任


孩子变得没有动力,变得没有学习目标,又有什么奇怪?这些东西都在妈妈那。


我们为什么焦虑,为什么喜欢比,因为我们恨不得替孩子去成长,实际上我们也这么做了,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自己愿望中的孩子,一个让人满意的“别人家的孩子”。


人类的本能是按照自己的需求去生活,当孩子不能做自己,要么他与父母开战,要么他内心跟自己开战。对他来说,都是消耗。


或许,正是这些我们与孩子内心越走越远的时刻,孩子们内心也正在渴望着,可以看到自己,可以感受自己,可以对自己满意的父母,就像别人家的父母。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图片1


   如果您出现婚姻情感亲子关系问题或是心情不好、焦虑、睡不好、恐慌、强迫等明显的问题,抑或没有明显症状与不舒服,或只是有一些莫名的不适感,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某些问题的潜在原因,表达您想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以及您想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什么问题、困扰。拨通我们的预约电话,我们的前台助理会尽可能根据您的情况,帮您安排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5-84584678




cache
Processed in 0.010763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