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相处:相处之道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
发布时间:2020-01-09 浏览次数:157次
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就等于选择了什么样的未来。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
选择与优秀的人接触,你才会受到良好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优质的朋友就像沙发——安全、放松和舒适
交心的朋友不必多,几个就好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的感叹:“能交到几个不离不弃的好朋友真是不容易,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成了一生的陌路人。”很少有朋友是真正能交心的,大多都是几个月或几年的“短期伙伴”。
的确,我们从小到大和成百上千的人说过话、见过面、上过学、共过事,手机里存着彼此的电话号码,社交软件上关注着对方的信息,可真正能称为朋友的又有几个?多数人只是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某个阶段,并在利益交叉的时候成为朋友,利益没了,关系随即终止。就像坐公交车一样,到站下车,下一站又有新的人上来,人人都是过客。
最后你会发现,一起走了这么多年还没散伙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在这有限的几个人里,能交心的好朋友就更加屈指可数了。
在十多年前热播的国产电影《手机》中,严守一对朋友的定义是这样的:一,可以毫无顾虑地向对方借钱;二,可随时打电话骚扰,哪怕是半夜三更。我们排除掉那些精神层次上的要求,按照这个标准,人人都可以自问:我的朋友符合这个条件的有几个?我敢保证,很多人一个都没有,他们翻完通讯录后的表情是一脸茫然。
朋友贵在质量,不在数量
生活中经常有人为自己广交人缘的豪迈作风而沾沾自喜,他们当然有许多的朋友,但这没什么可骄傲的,因为朋友贵在质量,不在数量。你可以与十个人喝酒唱歌,却很难与十个人交心。同在一张桌上的十个人中,也许除了一两个,其他人都不真诚,起码对你是这样的。对此有人感叹说:“熟人越来越多,朋友反而越来越少了。”
在北京一家外企做高管的杨先生说:“工作日几乎天天有饭局,甚至连周末都被应酬占满了,所以很少有时间思考朋友质量的问题,等到独处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如此孤单,根本没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
杨先生今年35岁,一个人租住在北京二环的高档公寓,平时接触的都是高端客户,公司里的同事也都是竞争关系,生活中能和自己在经济、精神层次达成一致的朋友少之又少。
“上个周末我过生日,想约几个人吃饭庆祝一下,毕竟一个人过生日太可怜了,结果翻遍了通讯录,却不知该打给谁。大部分人是我的客户,只有生意关系,平时一起吃过工作餐,但私下从无往来;在可联系的朋友中,一些人已经是孩子的父亲,周末肯定要陪孩子陪老婆,不会陪我这个光棍打发时间;有一些倒是单身,以前的关系也还不错,但许久没联系了;还有的人估计会上赶着来赴约,但我总觉得对方的目的不单纯……”说到这里,他只有苦笑。
我们每个人都有渴望知己陪伴的时候,特别是在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节日,一个人感觉孤苦伶仃,无聊郁闷,如果有人能够陪自己聊聊天、吃吃饭,互相倾诉一下生活和工作中的苦恼,彼此提一些建议,就不会感觉那么孤单。但是现实很残酷,在过滤掉那些不合适的人名以后,你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一个可以联络的对象。为了避免无效社交所带来的麻烦,甚至是尴尬,最终也只能是选择一个人度过了。
这种情感上的顾忌会随着我们年纪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深刻,对于社交的各种考虑也会越来越多。在熟人越来越多时,我们就越发感觉自己根本没有朋友,特别是能互相说些真话的朋友。
塞勒尔在总结这种现象时说:“不仅出于关系上的考虑,一些客观因素也在左右社交的发展。比如工作地点的变化、财富等级的区分,一个经常出差的人很少有时间维护他的友情,一个富翁也很难和一个穷人成为朋友。这些都让社交的范围越来越小,同时竞争的加剧也让人们难以交心了。”
有三到五个能交心的朋友,享受轻松的社交
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社交的功利本质,并有了君子和小人的辩证。因此你会发现,在社交时,人人都遵循着“我要留一个心眼”的潜规则,警惕那些意图利用和欺骗自己的人。我们不会对任何人说实话,哪怕他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这与传统的教育也不无关系,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灌输“人心隔肚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功利观念,这些都会导致人们对社交活动的提防,客观上使得能够交心的朋友越来越少。
现在,互联网拉近了世界的沟通距离,加快了沟通的速度,但同时也推远了人们的心理距离,在人们的地位、身份、背景不同的环境下,我们再也难回到那个朴素纯粹的年代。
人们在做着不同的工作、拿着不同的薪水、过着不同层次的生活,阶层利益使人们不再发出一样的声音,而是人人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为自己的利益发声。同时,我们还要“留个心眼”,防范着别人的不良居心。每个人都变成了仙人掌和刺猬,甚至恨不得在对方的脑袋里装一个窃听器。这样的关系模式,怎么会发展出真正的友谊?
很多时候,人们甚至都分不清哪些人才是自己的朋友。因为诸多的关系纠缠在了一起,朋友、同事、上下级、客户、搭档……社交关系因此变得复杂而又无限地牵扯精力。你稍不留神,就可能因自己的警惕或麻木而失去一份真正的友谊。
机会空间在扩大,生存空间却在变小。这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人人都变成了重压之下的乌龟,身上背着重重的大山,交友时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每个人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梦想着“升官发财”,却又不愿意多走出一步,不愿多花几分钟和自己的邻居打一个招呼。因此有人说,小孩和老人才有时间交朋友,而年轻人都在抱怨。
年龄越大,对朋友数量的要求就越少,对朋友质量的要求就越高。在社交中你总是能感到一条真理:人并
苏西:
不需要太多的朋友,只要有三到五个可以交心的就够了。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就会发现独处和清静是多么珍贵。在一种平静的氛围中,我们要缩小社交的范围,去结交真正可以在心灵层面沟通的朋友,享受轻松的社交生活。
安全感来源于信任
你对于自己朋友的安全感来自于哪些方面?
在美国,人际关系学家们将“人际关系网”的模型比作金字塔:
处在第一层也就是塔尖的人最少、最珍贵,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处在第二层的是伙伴型朋友,你们经常一起聊天、吃喝、游玩,有共同的兴趣,但你们只限于普通的交往,达不到可以交心的程度。
第三层是合作型朋友,这种朋友偏重于工作上的交往,也许你们的性格未必合拍,但在工作上却可以默契地合作。
第四层是功利型朋友,即为了利益才走到一起的朋友,这一层的人数是最多的,有利则来,无利则去,他们也是最不值得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的。
对于好朋友的定义,我们曾经在洛杉矶的街头发起一次随机调查。多数受访者认为,所谓的好朋友,首先要满足“值得信赖”这一条标准。如果一个人不值得信赖,那他就不会被划分到好朋友的领域。排在第二位的是“关键时刻能够帮得上忙”,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表示自己非常看重这一条,如果一个朋友关键时刻总在躲避,需要帮忙时找不到他了,说明这个朋友根本不值得结交。最后,被广泛认同的条件还有“互相坦诚”“了解对方”“不牵扯利益”等。这些所有的因素综合起来,都指向了一个关键词:信任。
人们为什么如此重视朋友之间的信任?
一位叫泰勒的受访者对我说:“你如果借钱给朋友,首先得相信他会还,否则你根本不会借给他,没有信任就等同于冒险,那就不是借钱,而是有借无还的送钱。”也就是说,信任才能给他安全感。
信任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拿“互相坦诚”这一条来说,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一个不能保守秘密的人,你会愿意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对方吗?如果你感觉对方对你总是有所隐瞒,你还会对其知无不言吗?再假如,对方曾经骗过你,你还会像以前那样信赖对方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人和人缺乏信任是致命的:没有信任,也就没有关系。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如果您出现婚姻情感、亲子关系问题或是心情不好、焦虑、睡不好、恐慌、强迫等明显的问题,抑或没有明显症状与不舒服,或只是有一些莫名的不适感,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某些问题的潜在原因,表达您想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以及您想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什么问题、困扰。拨通我们的预约电话,我们的前台助理会尽可能根据您的情况,帮您安排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5-8458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