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个人成长 > 理解一个人,就是把他放到他的背景里去

理解一个人,就是把他放到他的背景里去

发布时间:2020-04-03 浏览次数:133次

理解他人的过程,就是走出自我中心的过程,也是长大的过程,发现每个人都平等的过程。基于你发现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就不会对人有过高期待,也不会对人有太失望的感觉,也就不会有怨恨。同时,你也深刻理解了他人。
    怨恨的意思是:我想要,但我没得到;你应该给我且你有能力给我,但是你没有做。而成人的过程就是:我想要,但我没有得到;你应该给我,但是你没有做。你没有做是因为你没有能力给我,而不是你不想。所以我原谅你,不怨你,并且愿意给你我的理解和慈悲。


    我们会发现,没有人是神。大家都有自己的无奈和悲哀。
    可是我们常常迟迟不愿意长大,以至于把抱怨、怨恨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伴侣、对父母、对领导、对偶像、对孩子,甚至对自己。


    比如在伴侣关系中。 
    有的人会对伴侣充满不满和抱怨,责怪伴侣这没做好,那没做好。又是没责任心,又是不够理解体贴。
    我认识一对情侣。女孩对男孩有着还不错的感情,却执意要离开他,因为失望。女孩无数次问男孩:你将来想做什么,你有什么追求,你对人生的规划是怎样的,对我们的规划又是怎样的。男孩通常都是避而不答,或者轻声说道:没有规划,以你为主。每每这时候,女孩就感到悲凉,为什么男孩没有一点责任心,为什么这么无所谓这段感情,为什么口口声声说着爱,却连把自己划进他的规划里都没有做到。男孩也很痛苦,为什么他这么爱她,她却不信任他,总是苦苦相逼。


    我理解女孩的地方在于,她是个有追求的人,却屡屡实现不了自己的追求。所以她需要一个人来转嫁自己的需求,通过男朋友也有梦想这点,来找点慰藉。
    我带着女孩一起同男孩玩了OH卡(一种根据“自由联想”“投身于”原理设计出的探索心理与潜意识的卡牌工具。由一位德国心理学学者和一位墨西哥裔艺术家共同研发。——编者注),探索了男孩没有规划背后的潜意识是什么。我们慢慢探索到,男孩不敢有规划,不能有规划,规划是个令他恐惧的东西。女孩很惊讶也很不解为什么他会对梦想这么美好的东西有这么多排斥。


    我们继续探索OH卡的时候,男孩呈现了他的原生家庭: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每当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打算的时候,都会被强行打乱。因为他的父母会替他做各种决定,灌输给他什么是好的、对的,什么是坏的、错的,他只有执行的份,不能有独立的思考。一个人,如果他每次尝试都受到无情的打击,他就会学会乖乖地不再尝试,时间一久,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因此他不能有梦想,他保持了最纯真的善良,也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探索完这些后,女孩泣不成声。她深深感动于男孩的坚强,在如此的环境下他依然一路走来,并且还能有一颗勇敢去爱的心。他需要的是有人陪伴他重新发展出梦想,而不是指责他没有梦想。这和爱不爱没有关系,这只是他的经验导致他的思考方式如此,是他隐隐的伤。而她从来没认真地看待过他的这一面。


    为什么她会看不到他的这一面呢?我也带她做了OH卡,探索了她的潜意识。她很心疼父母的劳累,想给他们一个未来。办法就是努力成就自己。因此她要设立目标,达成目标。她的经历告诉了她:人只有规划好道路,才能走得好;人没有规划,只能说没有责任心,不在乎。所以她怨男孩。


    男孩也理解了她的怨,这背后有着太深的担忧:怕自己没有前途,怕自己是个不上进的人,觉得没有梦想就等于不爱她。
    关系的和解有时候很简单,就是要能看到彼此内心深处的脆弱。当你能看到那部分脆弱的时候,你就不会再去怨恨对方。因为你知道了不是他不想给,而是没有能力给;你也知道了,其实他是想给的,是爱着的。你看到了脆弱,同时也就看到了脆弱之下的爱。


    而我们不愿意看到这些,是因为我们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对方,把对方当成了完全富足的人,把对方理想化为了绝对成人,从而毫不顾及他的成长背景、他的性格特质对他的限制。
    因此我常说,理解一个人,不仅仅是站在他的角度替他思考,而是把他放到他的成长环境里去理解他的人格,他为什么形成了这样的特质,他的什么经历导致了他这样。当你看到那些无奈后,你心中就生起了慈悲和爱。
    正如,你会抱怨一棵小树为什么长得不直,瘦弱,这么不争气,不好好做一棵树。但当你发现小树的根部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的时候,你才会由衷地被它的顽强折服:在如此的困境下,它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顽强地长大。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
    这可能是人类怨恨的一个雏形。在小孩子的眼里,妈妈是掌握了生存资料者,因此她是绝对正确的,而且是绝对有能力的。婴儿天生就理所当然地想向母亲索取,妈妈也该有足够的奶水和爱供给他的成长。当这个妈妈没有满足他的时候,他就会生出怨。
    如果你去回忆和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奇怪的事被我们解读为不爱:有的人被严格要求,不能有自己的主见、爱好,全部得听家长的。有的人被忽视,因为爸妈工作忙等。总之他们犯的种种错,导致了我们现在心理创伤不断。


    从我们的角度出发,他们的确没做好,不是一个好爸或者好妈。一些很简单粗暴的错误,他们都残忍地犯了,剥夺了我们在敏感期该培养出来的特质,让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学心理学,填补自己的缺失,或者以更大的牺牲,企图在伴侣那里重新获得满足。我们会恨父母的种种。即使你嘴上说不恨父母,我更愿意说是强烈的道德感让你不敢去承认这种恨。
    因为真正不恨的标志应该是这样的:妈妈(爸爸),我同情你,心疼你。
    因为你会发现他们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已经最优化地做到了如此。你的妈妈也曾经是个婴儿,在她长大的环境里,接受了那个年代的各种不幸——没学上、孩子多、被忽视、被暴力、被控制、被各种要求,都是常有之事。他们经历战争、饥荒、社会动荡,在那个年代巨大的扭曲下他们想活下来,只有以扭曲点心理功能作为代价。然后他们带着扭曲的心,努力地养育了你。他们想要的心理营养,他们作为人脆弱的部分,基本全部被忽视,没有得到过满足。


    甚至他们中年以后,作为一个中年的男人或女人,也尽是无奈。我也是在学了很多年心理学后,回家才第一次敢跟我妈讨论她的人生,她这些年的委屈、恐惧以及对于她老公的不信任。当我共情一个历经沧桑的女人的脆弱和悲哀的时候,我看到她默默地流下了泪,觉得很心酸。这个女人这些年活成这样也够拼的,她内心深处有一个没有被满足的小孩,从来没有被看到过。她无数次用控制、抱怨来尝试发出需求的呐喊,却一次次被孩子们说“妈你别唠叨了”,被老公附和着说“你妈就是这样的人”。作为一个中年女人,不能被老公理解,不能向自己的父母再去索取,她唯一的寄托可能就是想从孩子这里获得点什么。她也不想把压力施加下去,可是,人的潜意识会让自己的需求通过各种可能性来寻求满足,她不知道也无法控制。


    当我发现她不仅是个妈,更是个女人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女人的一生很可怜,我愿意去爱她而不是再去怨她。虽然我爱她的方式不一定是靠近她听她唠叨,当然这可能也是一种好方法。
    我们对领导、单位、政府、权威也是如此。领导就是父母的一个象征延伸品。我们期待着领导能做出英明的决定,为我们负责,从来不出错。如果他做得不好,我们就抱怨。我们对他们的这些期待,就像是婴儿对妈妈的期待一样。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也是人,有着自己的无奈。他们和我们是平等的,大家只是角色不一样,能力有些不一样,但作为人的部分,我们却是非常一样的。
    萨提亚常说: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见证。作为人,我们98%的部分都是相同的。我们经历怎样的过去,就会发展出怎样的处事方式,怎样的人格。
    因此当你面对一个看不惯的人,对一个人有愤怒感的时候,通常是这样的:你用自己的视角审视了他——应该很简单就做到的事他却没有做。但是你把他放到他的成长背景里去,马上就会发现,其实他已经很努力很认真了。


    我的一个案主也是如此。她刚来的时候,我对她充满了愤怒,她经常不理我,问话也不回答,低头玩手机。这种没有回应的对话,是很挑战我耐心的。但是我访谈完她的背景后,顿时平静了下来:她十分担心犯错,连说话都是。因此她会有社交障碍,见人紧张,因为她不知道手往哪里放才是对的,话该怎么回答才不会错!然后我就想:她是有一个控制欲多么强的妈,才会被长期压抑成如此胆小慎微。
    用督导的话说就是:一个狮子座的女生,被培养成了小绵羊,也是醉了。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愤怒已经完全转化为了心疼。
    萨提亚相信人性本善。人本来的动力就是积极向上的,我们所愤怒、抱怨、怨恨的,不过是该那么做的他却没有做。实际上我们只是没有发现,他的确是没有能力这么做,虽然你有时候很难理解他为什么没有能力那么做,觉得他明明是有的呀。 

    ①童年成长背景。他的童年成长背景是怎样塑造了他的行为模式、人格特质和能力。他小时候经历过什么?这些会对他有哪些影响?他有过哪些创伤?他的能力跟你有哪些不同?他的想法跟你有哪些不同?
    ②你们的关系背景。你们是什么关系?你们有哪些共同的磨合和经历?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彼此间形成了哪些你不知道的印象。你清楚你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经历,在意哪些与不在意哪些,他知道吗?
    ③事件的背景。同样一件事,你们的相关经验、经历、能力、理解、思维等都是一样的吗?

 
    当你将他放到这3个背景下,如果你依旧发现,他有能力去做但他就是不去做,那么除了要故意气死你外,我是想不到其他理由。可他为什么要气死你呢?
    最后就是,理解和喜欢是两个概念。我不喜欢你,但我深刻地懂了你后我就不会再对你有情绪。我理解了你的局限,就不会再去期待,也就没有怨,没有恨,没有讨厌。因此,我也认识到我应该去寻求真正能给我满足的对象。
    而我们,此生不同,各自平安。

来源:自我成长的力量 

 


   如果您出现婚姻情感亲子关系问题或是心情不好、焦虑、睡不好、恐慌、强迫等明显的问题,抑或没有明显症状与不舒服,或只是有一些莫名的不适感,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某些问题的潜在原因,表达您想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以及您想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什么问题、困扰。拨通我们的预约电话,我们的前台助理会尽可能根据您的情况,帮您安排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5-84584678




cache
Processed in 0.009164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