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真的不懂我! | 请不要随便贴标签
发布时间:2020-08-10 浏览次数:160次
大叔的一个女生朋友,经常出去玩、旅游,并且特别喜欢拍照发朋友圈,周围很多人觉得她是个 “只会玩不上进” 的女生。
她觉得特别委屈,努力学习工作时没被看见,就被贴上了 “只会玩不上进” 的标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好像很容易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成绩好很容易被贴上学霸的标签,一提起往往就是那个学霸 XX 呀,而业余爱好,性格往往就被忽略掉了。
不会说话很容易被贴上 “情商低” 的标签,而除了说话之外,可能我们细心体贴,很会照顾人。
我们很希望别人了解全部的自己,可别人眼中的我们,往往只是一个个标签 —— “高”、“矮”、“有钱”、“穷”、“情商高” ……
被贴标签会给我们造成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被贴标签?面对贴标签我们又可以怎样做呢?
在被贴上 “好孩子” 这个标签时,一方面觉得开心,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压力,觉得自己必须要按照“好孩子” 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即使有时候觉得累和烦,但还是觉得父母的话要都听,老师的交代任务必须要认真完成。
标签下的我们,有时很难做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 Snyder 和 Haugen,抽取了 76 名男大学生和 76 名女大学生之中的一位交谈。在交谈之前,给每一名男学生看一张照片,并告知这就是与其交谈女生的样子。其中一半男性看到的是体重正常的女性,一半看到的是肥胖女性。[1]
实验中,当交谈的女性对象被贴上 “ 肥胖 ”、“不可爱” 的标签后,男学生与其谈话的热情与愉悦度都更低。
而乔治·米德认为,我们的自我概念与想象中别人如何评价我们有关。[2]
也就是说,当这些被认为肥胖的女生,在和男生交谈的过程中感知到对方热情与愉悦度更低后,可能会对自己形成一些负面的评价,比如 “我是没吸引力的”。
结果,女生的表现确实没有达成男生的期待,证实了 “不可爱” 的标签。
从该实验可以发现,别人贴标签的行为影响了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也影响了我们的行动和表现。
大叔在小时候被贴上 “好孩子” 的标签后,在我的认知里可能觉得自己就是个 “好孩子”,只能按照 “好孩子” 的标准去表现,而压抑了自己不愿那么 “好” 的愿望和冲动。
没人愿意被贴标签,被简单粗暴地定义和了解。可当我们想起一个或一类人时,我们还是不禁想起 ta 的一个或几个特质,给其贴上标签。就像年轻帅气的男演员,往往会被我们贴上 “小鲜肉” 的标签,被认为是靠流量、没演技。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喜欢互相给彼此贴标签呢?
研究表明贴标签 (特质判断)是自发形成,且发生在无意识之中的。[3]
比如,当我们结识了一个新朋友时,和 ta 聊天吃饭、一起玩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我们并未有意识给其贴上标签,认为 ta 是一个怎样的人。
可是,当之后有人问我们新朋友怎么样时,我们肯定能快速给出评价 —— ta 很会说话,能力很强 ……
这样评价得出结论的过程,可能早在开始接触时,就发生在我们的无意识之中了。
一方面,无意识的贴标签能帮助我们快速记住社交信息,促进社交。
社交信息并不容易被处理,也不容易被组织记忆,而通过贴标签的方式判断对方的特征,能够组织起社交信息,便于记忆。
可能我们在和新朋友第二次见面时,记不起对方的名字了,但是我们肯定能记住对方的一些特征,从而还记得对方这个人。
另一方面,通过贴标签分类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和理解环境,获得安全稳定感。
当我们对给一个人贴上标签 ,比如 “大方”、“小气”、“温柔”、“暴躁” 等等的过程时,我们其实也是在给其分类,试图了解对方的过程。
当我们觉得对方是可理解的,可能就会知道如何与对方相处,从而降低了内心的不确定感,获得更多的掌控感。
1.学会主动给自己贴标签
我们在被贴标签时,之所以觉得不舒服,可能是别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发生了冲突。
就像开头被贴上 “只会玩不上进” 的女生,她觉得自己既会玩,也会努力工作。
所以,她想呈现给别人的样子,就是爱玩和努力学习工作,那为什么不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呢?
标签效应 (Label effect) 认为,个体倾向与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给个体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标定的方向行动。[4]
当她给自己贴上 “爱玩” 与 “努力学习工作” 的标签时,可能她一方面会玩得更开心,同时更加努力学习与工作,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可能都会变得更满意。
我们给自己贴上自己想要的标签,其实就是告诉自己,我是我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从而不断向理想的自己行动。
当我发自内心认同自己身上的特质时,那别人给我们贴的标签是不是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2.面对被贴标签,学会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提出的一个概念,即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5]
吴青峰在刚出道时,被贴上了 “娘” 这个标签。我想大部分男生被说娘,可能都会觉得愤怒或不满。
而在一次采访中,他被问及被贴上娘这个标签时,他回答:娘为什么会变成一个负义的词,娘不就是妈妈么?
对于吴青峰来说,他并没有因为别人给他贴上 “娘” 这个标签而否定自我,而是认同身上这种温柔的特质。
这就是一次很好的课题分离,将别人的评价和自我认同区分开,不让别人给自己贴上的标签来影响自己。
我们需要社交,所以不可避免的被评价、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只不过我们要理解,别人的评价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怎样看待自我是自己的课题,不一定要认同别人给自己贴上的标签。
当别人给我们贴上自己不认可的标签时,不妨先想一想别人为什么这样评价自己。
比如,当女朋友评价自己是 “直男” 时,不妨想一想是不是自己不擅长情感上的沟通,没有满足对方爱的需要呢?
其次,思考一下这个标签背后的特质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可能我们不喜欢 “直男” 这个标签,我们也希望能和伴侣亲密沟通的人,那我们可以去提升沟通能力;而同时 “直男” 这个标签背后,可能也代表着我们专一与负责任,是我们想要和保持的特质。
课题分离并不是一味的坚持自我,别人的评价也不是没有参考作用,而是说我们要回归自身去思考:我是谁,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写在最后
所以尽可能避免给别人贴标签,少片面的评价别人。给世界多一点善意,世界可能也会更温柔的对待我们。
同时我们无法阻止别人去给自己贴标签、评价自己,但定义自我与人生的权利,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祝愿你被温柔以待,也祝愿你和你的人生,一直由你自己定义,世界和我爱着你 ~
来源:心理0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