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障碍:作为避难所的社会隔离
发布时间:2021-09-19 浏览次数:118次
美国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2.4%的人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他们敏感、谨慎,生活在自己的孤独的壳里。他们害怕被伤害、被评判或者被拒绝。他们有一种极端的逃避欲望,无法处理生活中的恐惧和焦虑。最终,他们为建造了心灵的堡垒,并让自己藏身于此。
20世纪初,精神病医生和优生学家Bleuler和Kretschmer首先给回避型人格障碍下了定义。
艾米丽·迪金森
美国诗人艾米丽·迪金森是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最好例子。劳伦西·米勒博士在她的书《从困难到烦恼》中详细剖析了这位著名诗人的回避经历,她逐渐远离世界,直到完全回到自己的房间。
她的许多诗句,像“但是早上——不想要我——现在——所以——晚安——白天!”之类的诗句都反映了这位隐士的内心世界。迪金森的文字展示了在她自己的小世界阴影中,面对着来自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社会时感到的不适。她的许多恋爱关系给她带来的失望多于快乐。
Esacape
by 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I NEVER hear the word "escape"
Without a quicker blood,
A sudden expectation,
A flying attitude.I never hear of prisons broad
by soldiers battered down,
But I tug childish at my bars--
Only to fail again!
我们知道,人们的内心中的这种逃避倾向会变得越发严重,甚至会导致精神病发作。精神病学家将这些与世隔绝的行为称作“隐士”。而且,尽管看起来很奇怪,但在当今世界,这种趋势似乎越来越少。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特征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批评、羞辱和蔑视的教养方式,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回避型人格障碍。但现在,当涉及到任何一种临床疾病时,我们知道“2加2永远不是4”。也就是说,每个人对相同情况的反应都各不同。
例如,在人格障碍的体系中,有很多制约因素。很多的相关障碍,都有着共同的、极其复杂的功能失调的观念。
回避型人格障碍和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似乎有很多重叠,以至于它们可能是对相同或相似状况的可替换的概念。这些患者往往自尊心很低,以至于完全丧失了社交能力。他们更喜欢孤立。但是,最复杂的情况就是他们的处境完全是自我抑制的结果。也就是说,他们所有的价值观、梦想、需求和身份都处于持续的、令人不快的混乱之中。并且让自己的精神世界疲惫不堪。
但是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非常清楚他们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善他们的状况。通常而言,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然而,他们在面对自己的担忧、恐惧和思想的想法时,就产生严重的焦虑感。所以他们宁愿找借口,搁置事实,并且把那些让他们感到恐慌的事情的解决方案留给明天。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一些典型特征包括:
无论他们做什么,都会被拒绝、批评和推开。
极端的自我批评:他们认为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完全不称职的人。他们经常对自己说:“我不是为这个世界而生的。”
他们往往表现出过度的焦虑。也就是说,他们将悲伤与焦虑结合在一起。
他们使用了一个夸张的“挫折体系”来处理功能失调的思想。例如:
“与其尝试而带来失败,不如什么也不做。”
“人们总是吹毛求疵。他们喜欢羞辱每个人,对别人的需要漠不关心……”
除了社交回避之外,他们还会回避自己的认知、行为和情感,并且经常练习这种回避。具体来说,就是不思考,不做,不处理我的情绪。这样,我就不必面对这些让我极度害怕的事情。此外,导致这些行为的原因反过来又会让焦虑继续存在、不断的循环强化。所以,渐渐地,为了保护自己不受负面情绪的影响,这些人选择了将自己孤立起来。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和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建立治疗关系,通常是长期而又徒劳的,其原因有很多,但事实情况的确如此,可能精神科医生一辈子也不会遇见一位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主动前来寻求治疗。
首先,他们往往认为专业人士不会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认为他们自己的想法、想法和需求会被专业人士拒绝。一旦心理治疗师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并建立了牢固的关系,那么我们可能会看到进步。但是,如果这种信任永远不会出现,我们就不太可能看到任何可以增强患者希望的进展。
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重新制定功能失调的框架;
研究他们的自动化思维和认知歪曲;
探索他们回避行为的起源;
回想一下引起不适的经历;
加强社交习惯,这可能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所帮助;
制作进度图,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回避行为;
通过团体治疗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改善他们的自我形象;
正如您所见,专业人员可以使用多种治疗策略对这些患者进行干预。一些新的研究表明,某些治疗方法可能会对这种疾病有所帮助。这其中,认知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以及系统脱敏疗法尤为有用。
作者: mints 编译 转自心理学空间 本文仅用于分享交流,传播心理学知识,如原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