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如何理解「防御」与「阻抗」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5次
经典精神分析以及更现代的精神分析理论都特别强调对防御的理解和分析,或阻抗分析(resistance analysis)。当科胡特从自体心理学的共情立场出发时,他开始质疑这种传统的阻抗分析概念化是否对自体心理学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和意义。
古典视角
古典精神分析在防御和阻抗分析方面的概念化基于的前提是——有意识的头脑——或者用后来的结构术语来说,自我和超我——会防御或抵抗禁止的愿望、思想和冲动进入意识。
因此,坚持这些假设的精神分析家的态度倾向于客观科学家的态度,他们将无意识思维视为需要被刺破和排空的受感染器官。
在这个类比中,覆盖着感染物的组织(tissue)就像是一种防御,这种防御控制着本能的欲望,如果要发生愈合过程,最终必须穿透本能的欲望。
虽然这个类比没有考虑到许多传统的分析师在解释阻抗时敏感地利用了共情的方法,但它确实反映了一种与防御和阻抗理论直接相关的普遍临床态度。
在早期著作中,弗洛伊德将理想的精神分析学家描述为“外科医生,他抛开所有的感情,甚至对他的人文同情……”,只为穿透防御,进入无意识心灵中的被感染的器官。
因此,阻抗分析是获得访问驱力之权限的第一步,其目标代表了精神分析过程中的治疗最后一站。
一旦这个过程完成,传统精神分析的临床理论表明,剩下的所有问题提都将迎刃而解——解决冲突和分析性治愈。
自体心理学视角
科胡特承认,传统的防御和阻抗模式确实解释了心理功能被限定的单元,如日常生活中的口误和其他精神病理学表现。传统模型也解释了大多数梦境中的心理功能的诸多方面。
然而,他发现该模型不足之处在于其对人格的通常解释,尤其是对人格障碍的解释。
那么,科胡特在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中如何看待防御和阻抗呢?
首先,科胡特认为,阻抗表现为个体普遍不愿意在面对他人时说出的自恋弱势地位,例如在患者—分析师的二元关系中。这种阻抗常常出现在治疗的初始阶段,此时患者对形成共情纽带的抑制最强烈。
其次,科胡特认为,在治疗过程中的某些重要时刻,阻抗也会表现出来,特别是当一些重大进展威胁到自体的平衡时。
因此,总的来说,科胡特更倾向于谈论一个人的防御而不是阻抗。他认为防御的动机是需要保护和保持自体的凝聚力,这些自体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威胁。
当然,这种防御观点不同于传统观点,传统观点认为,防御是自我的动力驱力,用来抗衡进入意识的弥散的性欲和/或攻击性冲动。
显然,科胡特对阻抗的理解和传统观点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科胡特来说,阻抗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适应的表现,它让个体能够应对不太理想的早期环境。
从这个角度来看,治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防御和阻抗不被视为需要容忍、最终需要被打破的障碍。相反,这种经验贴近(experience-near)的共情立场让分析师能够理解患者发展形成的特定适应能力。
这种理解是整个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它促进了分析师的内化功能的转变,以及自体客体移情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