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心理文章 > 连接与分离: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关系分析(上)

心理知识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5-84584678

连接与分离: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关系分析(上)

发布时间:2022-11-11 浏览次数:94次

        


连接与分离: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关系分析

        张永洪 武汉忠德心理医院

        心理学通讯 2022,5(01),66-74

        

       

 摘    要:

        文章初步比较了马勒分离-个体化理论斯特恩婴幼儿心理发展层阶理论以及鲍尔比依恋理论,认为:连接和分离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两个侧面,一方的发展会促进另一方的发展。因此,“斯特恩理论的连接”与“马勒理论的分离”是相反相成、相互促进的,它们在心理发展效用上是等价的;依恋理论侧重于依恋和连接,但安全型依恋可以促进分离和个体化的发展。通过临床案例讨论,发现斯特恩理论的临床应用相对有限;分离-个体化理论和依恋理论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精神分析的临床解释力,但需更进一步临床实践研究。

        关键词:连接;分离;依恋;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


        1 引言

        连接与分离以及依恋是人类生活和心理发展的重要主题。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主要贡献者有:弗洛伊德、皮亚杰、埃里克森、马勒、斯特恩、鲍尔比等。马勒是开展母婴观察的先行者,其理论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多部关于母婴观察研究、依恋理论以及斯特恩理论的著作被翻译为中文出版,引起了国内心理工作者对这些理论的关注和热情。


        涂翠平等人(2008)比较了马勒的分离理论与鲍恩(Bowen)的家庭治疗自我分化理论,并回顾了分离这一主题的研究现状,前瞻性地指出:未来对分离的研究方向将关注分离和连接的结合,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沃林(Wallin)(2015)在《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一书中充分地阐述了依恋理论的临床应用,但要区分书中哪些临床实践方法是由依恋理论发展出来的特异性方法仍有难度。


        福纳吉(2018)将依恋理论分别与马勒和斯特恩的理论做了比较研究,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增加比较马勒与斯特恩的理论,主要从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哲学和框架性的角度对三种理论综合探讨,并未重点强调理论的细节之处。这三种理论虽然各有侧重点,但也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因此,厘清理论之间的宏观联系和区别,既回应了当前的理论热点,也能对未来研究方向有提示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马勒的分离-个体化理论、斯特恩的婴幼儿心理发展层阶理论以及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做简要的介绍和初步的比较研究,阐述其间存在的异同点。在临床应用上,本文尝试阐明斯特恩的理论给精神分析临床实践带来的变化有限,而依恋理论和马勒的理论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精神分析的“临床解释力”。


        2 理论简述

        2.1 马勒的心理发展理论

        1938年,马勒(1897—1985)从奥地利维也纳来到美国纽约,成为纽约州精神病研究所儿童服务中心的咨询师。20世纪50年代,她在纽约开创了马斯特儿童中心(Masters Children Center)。马勒的理论是在临床工作和母婴观察双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她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正常的自闭(孤独)阶段(0至1个月):婴儿处在“自闭的壳”(一个封闭的心理系统)里,从客体关系的角度看,婴儿处于“无客体的”状态。(2)正常的共生阶段(2个月至4~5个月):婴儿与主要客体(母亲)的心理处于融合状态。(3)分离和个体化阶段(4~5个月至36个月):自体与客体逐渐分化达成客体恒常性,儿童逐渐脱离与母亲的共生性融合并发展出拥有个体化特征的独立人格(Clair,2002)。


        分离和个体化阶段可再度细分为四个亚阶段。(1)分化(孵化)亚阶段(4~5个月至10个月):婴儿可以从母亲的膝盖上滑落至地板上(但仍然在母亲脚的周围),从而开始与母亲分离;婴儿通过“返回核对”(check back)模式开始区分母亲和他人,其标志是约6个月大的婴儿出现“陌生人焦虑”;婴儿首次出现自体与客体清晰的感觉区别。(2)实践亚阶段(10个月至15~18个月):从爬行到直立行走,儿童到达“热爱世界”的顶峰,马勒专门将“心理诞生”的出现定位于这个阶段;尽管儿童加快了同母亲分离的步伐,但儿童依然将母亲看作“总部”,不断回来寻求“情感补给”;在这个阶段母亲要能够恰当地回应并欣赏儿童日益增长的能力。(3)和解亚阶段(15~18个月至24个月):儿童(学步儿)在越来越远离母亲时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很大的世界中其实是一个很小的人,这导致儿童体验到全能感的下降和分离焦虑的上升,于是儿童对母亲产生了“矛盾情感”。这个矛盾情感在依恋和离开母亲之间摆荡,导致“和解危机”。和解危机时期是分裂机制的作用达到顶峰的脆弱阶段,因此,和解危机的成功解决对避免之后出现严重心理病理状态以及促进儿童心理成熟发展极为关键。母亲(当然还有父亲)要能够理解孩子的矛盾情感并予以恰当回应。(4)客体恒常性阶段(24个月至36个月):儿童获得自己个体化感觉并达成内心分离感,形成稳定的自体概念和客体概念并持续终生(格林伯格,米歇尔,2019)。


        2.2 斯特恩的婴幼儿心理发展层阶理论

        斯特恩(1934—2012)于1985年提出了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层阶模型。他认为他的工作是在“临床婴幼儿”和“观察婴幼儿”这两个视角的相互协作下开展的。这个模型假设婴幼儿的自我感(senses of self)、社会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处于渐进式累积发展的过程中,并且是终生保持的。新形成的结构不会消失,而是保持活跃并能够与其他结构进行动力性地相互作用,每一个结构促进了后续结构的发生(Stern,2017)。


        虽然主要形成期(敏感期)处于不同阶段,但以下3种自我感是婴幼儿从一出生就开始发展的。(1)显现自我感(主要形成期为0至2个月):婴儿体验到“组织”正在出现,故称为“显现”自我感;好似一种“脉冲”,不断确认在体验过程中活着的自我。(2)核心自我感(主要形成期为2个月至7个月):由三个相对恒定的体验构成:自我能动性、自我统一性、自我延续性;与此同时,在这个阶段也出现了核心他人感(3)核心自我与他人共在感(以下简称“共在自我感”,主要形成期为7个月至9个月):婴儿与他人共在的体验逐渐形成“概括化的互动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interaction that have been generalized,RIG)。当不同的RIG激活时,婴儿会再次体验到不同方式的与他人共在。在前述3种自我感之后依次发展的自我感是:(4)主体间性自我感(主要形成期为9个月至15个月)。(5)言语自我感(主要形成期为18个月至30个月)。(6)叙事自我感(36个月左右开始发展)。在此说明一下,每一种自我感的主要形成期属于发展敏感期,因此,这些时间段不一定是连续的。以上6种自我感是终生发展和保持的。在斯特恩看来,这些自我感的层阶式累积发展促进了婴幼儿与他人的连接(Stern,2017)。


        2.3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1907—1990)的核心贡献在于,他认识到儿童对其照看者的依恋具有生物基础的进化需求,婴儿要存活,就必须寻求依恋的对象。因此,依恋行为系统是一种生物本能。下列三种行为类型(系统)证明这种对威胁和不安全的反应是天生的。(1)依恋行为系统:寻求提供保护的依恋对象并保持亲近。尽管可能有其他照顾者,但儿童更喜欢接近的对象通常是母亲。(2)探索行为系统:儿童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来使用,从这个地方开始,去探索其他陌生环境和体验。(3)恐惧行为系统: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港”,在面对危险情境和受到惊吓时逃向此处(Wallin,2015)。这三种行为系统(依恋、探索、恐惧)调节着孩子的发展适应性。同时,在依恋对象离得不太远或离开时间不长的情况下,这三种行为系统为孩子提供了学习与发展的途径(福纳吉,2018)。尽管鲍尔比最初关注的是婴幼儿的行为,但他后来逐渐相信,有生物需要驱动的各种依恋表现,很显著地贯穿了人的整个生命周期(Wallin,2015)。


        鲍尔比(2017a)将依恋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阶段一(0至2~3个月):婴儿区分依恋对象的能力有限。(2)阶段二(3个月至6个月):婴儿可区分一个或多个依恋对象,对母亲的反应会比其他人更明显。(3)阶段三(6~7个月至24~36个月):婴幼儿形成对母亲形象的依恋,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某些人会被婴幼儿选中,成为次要的依恋对象。婴幼儿对陌生人越来越谨慎。(4)阶段四(36个月以后):婴幼儿开始与依恋对象形成目标调整的合作关系。鲍尔比认为这些阶段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他强调,依恋行为发展的最关键时段是在孩子6个月到5岁之间,这个时段也是对依恋对象可得性的期望发展的敏感期,随后敏感度逐渐下降直到成年(鲍尔比,2017b)。


        根据安斯沃思(鲍尔比的合作者)的“陌生情境实验”,婴儿的依恋类型分为以下3种:(1)安全型依恋;(2)回避型依恋;(3)矛盾型依恋。后来梅因(Main)发展了第4种依恋类型:(4)混乱型依恋。这些依恋分类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应用(Wallin,2015)。


        3 理论之间的比较

        3.1 三个理论的共同基础

        人类存在的一个根本处境是:我们既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又要和他人建立联系。所以,我们实际上处于一个悖论之中:既要连接又要分离,既要依赖又要独立,既要能够融入人群又要能够独处。因此,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既包括连接能力的发展,也包括分离能力的发展;两者相反相成、缺一不可。自从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范式(广义上包括: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等)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以来,大家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人类要在心理环境中存活就必须与他人建立连接(自体-自体客体关系),就如同生物需要氧气才能存活一样(科胡特,2011)。因此,依赖是绝对的,独立是相对的。当然,比较好的情况是成熟的依赖。费尔贝恩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将人类情 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最初的婴儿依赖阶段、过渡阶段、成熟依赖阶段。与婴儿期极度倾斜的对父母的绝对依赖不同,成人成熟的依赖是相互的、有条件的、可选择的。成熟的依赖也意味着个体可以承受一定的分离。马克思在早于费尔贝恩大约一个世纪前就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每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格林伯格,米歇尔,2019)。他如此先见地指明了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质。


        马勒、斯特恩、鲍尔比的理论是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处境。马勒理论的侧重点是分离和个体化,斯特恩理论的侧重点是连接,依恋理论的侧重点是连接和依恋,它们共同诠释了人类生活的既连接又分离的客体关系本质。它们在理论上可以看作“客体关系”理论范式(广义的)或其延伸。内部客体是客体关系理论中被广泛讨论的议题。自体心理学通过“自体客体”这个概念巧妙地架起了内部客体和外部客体的桥梁,早期(主要是六七岁以前)非共情的、创伤性的自体客体常常导致孩子形成非安全型依恋模式以及孩子的分离和个体化进程受阻。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将研究重点向外部客体关系延展是必然的,这三种理论恰好承担了这个任务。与其说依恋理论架起了普通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动力理论之间的桥梁(福纳吉,2018),不如说这三种理论架起了人类心理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桥梁,这将有利于心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


        3.2 斯特恩理论与分离-个体化理论的比较

        斯特恩宣称他的理论与马勒的理论有很大的不同:对马勒而言,连接是自体与客体分化失败的结果;对斯特恩来说,连接是心理功能发挥成功的结果(Stern,2017)。两个相反的理论如何共存?


        斯特恩认为,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是与他人分化的,因此,婴幼儿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建立与他人的连接,即增进关系(Stern,2017)。连接能力是随着婴幼儿各种自我感(显现自我感、核心自我感、共在自我感、主体间性自我感、言语自我感、叙事自我感)的逐渐层阶式累积发展而得以加强的。与斯特恩的理论形成对照,马勒认为,婴儿最早期处于自闭和共生阶段,随后婴儿开启了分离和个体化的发展进程:孩子逐渐脱离与母亲的共生性融合并逐步发展出拥有个体特征的独立人格。所以,这两个理论看起来是:马勒理论的开始点是连接(实际上是自闭和共生关系),结束点是分离和个体化;斯特恩理论的开始点是分化,结束点是连接。但是,自闭和共生关系并非真正的连接,它是指婴儿最早期与母亲的想象中的融合,婴儿处于对母亲的绝对依赖状态,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因此,并没有建立足够的真正的连接(或者说斯特恩所定义的连接)。所以,对马勒而言,“病理性的连接”(阶段不恰当的、退行性的自闭和共生关系)是分离失败的结果;对斯特恩来说,“真正的、健康的连接”是心理功能发挥成功的结果。


        斯特恩与马勒的理论并没有矛盾,因为对婴幼儿以及之后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而言,连接与分离的能力都需要得到发展,并且一方的发展会促进另一方的发展。这两个理论恰好反映了人类心理发展既连接又分离的两面性。因此,“马勒理论的分离”与“斯特恩理论的连接”是相反相成、相互促进的,它们在心理发展效用上是等价的。十分明显的是,随着婴儿的茁壮成长,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能力在增强,也就是连接的能力在增强;与此同时,个体离开他人的能力和独立能力也在增强。


        3.3 斯特恩理论与依恋理论的比较

        这两个理论的侧重点都是婴幼儿与他人的连接。斯特恩理论是从自我感的构成维度来观察和理解婴幼儿连接能力的发展,尽管必然会涉及婴幼儿与他人(主要是母亲)的互动交流,但研究重点是自我感的结构的发展;而依恋理论则从生物本能行为的角度来观察母婴关系和研究人类依恋行为模式,更侧重外显行为模式的研究。尽管斯特恩宣称这些自我感成分是终生发展和保持的,但很难借此描绘人类个体心理的发展变迁。然而,依恋理论却可以。比如,依恋行为并不会随着童年结束而消失,而会持续终生(鲍尔比,2017a);早年的依恋模式具有长期持续的影响;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尤其是混乱型依恋)可能是导致一些心理疾病的风险因素(福纳吉,2018);咨访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提供一个安全的依恋关系(安全基地)来帮助来访者面对曾经不敢面对的情感


        

        马勒的视角主要放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分离和个体化的方面,她从婴儿的绝对依赖状态(自闭和共生关系)出发,来描述个体走向独立的过程;依恋理论的视角是连接和依恋;这两个理论反映了人类心理发展既分离又连接的本质以及个体心理关于独立与依赖的关键性冲突。鲍尔比(2017b)在《分离》一书中特别提到,依恋理论使用的“分离”概念不同于马勒理论使用的“分离”概念;前者指母亲的不在场(包括身体和心理情绪两方面),后者指一个心理成长过程。然而两者也有联系,如果分离(不在场)超过了孩子可以承受的阈值,则会妨碍分离和个体化发展;反之,如果分离和个体化发展顺利,孩子则更能承受分离焦虑;当然,如果分离(焦虑)在孩子可承受的阈值之内,则构成了“恰到好处的挫折”(科胡特用语),这有利于分离和个体化发展。分离创伤远比人们想象的普遍


        马勒细腻地描绘了在实践亚阶段儿童将母亲作为“情感补给总部”向外探索的情景,这些描绘与依恋理论对“安全基地”的描绘非常相似。在马勒看来,孩子将母亲作为向外探索的支持系统;在依恋理论看来,孩子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索,遇到威胁再回来寻求保护和安慰。在和解亚阶段孩子感到在离开和依恋母亲之间的矛盾情感,也与矛盾型依恋颇具关联:矛盾型依恋可以看作父母未能恰到好处地回应孩子的矛盾情感的结果。不过,在马勒的理论里,这是发展的必经过程,父母要理解和正确应对;但在依恋理论看来,这是不安全依恋模式导致的结果之一,需要父母避免。这些相似性提示这两个理论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分离与依恋是相反相成、相互促进的。安全的依恋模式能够促进分离-个体化进程,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可能妨碍分离-个体化进程(涂翠平 等,2008)。这也提示:在亲子关系中提供给孩子安全的依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生命早期的婴幼儿而言(孩子6个月至5岁为依恋发展最敏感期);孩子早年依恋发展得好,后来才能更好地独立。鲍尔比深情地写道:在稳定发展的人格中,高水平的自主性与能够信任他人、依赖他人的能力是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安全的港湾和强大的家庭支持可以极大地促进孩子自立性的发展(鲍尔比,2017b)。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借助依恋理论从个体早期的依恋模式预估后来的依恋特征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模式,而分离-个体化理论则倡导父母为早期的孩子提供适应阶段发展需要的恰到好处的照顾,犹如“过得去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温尼科特用语)。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发展心理学体系,并且对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情境等方面也可能带来新的理解。因此,要想充分了解个体心理的发展,需要整合分离-个体化理论和依恋理论(福纳吉,2018)。分离-个体化理论和依恋理论是打动人心的、有前途的两个理论。



转自心理学空间

本文只用于分享交流,传播心理知识,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原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请联系我们删除

  

cache
Processed in 0.012013 Second.